2023年世界濕地日海南省主題宣傳活動在文昌市舉辦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新聞記者 李興民 通訊員 盧剛 攝影報道)2023年世界濕地日海南省宣傳活動2月2日在文昌市舉辦。今年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修復”,重點強調濕地修復的重要性和迫切需要,呼吁社會各界采取行動拯救濕地。
盧剛拍攝
來自各市縣(區(qū))林業(yè)局代表、全省主要濕地保護地代表、社會公益組織代表、文昌市各鄉(xiāng)鎮(zhèn)代表以及現場群眾參加了活動?;顒佑珊D鲜?font data-custom="check">林業(yè)局、文昌市人民政府主辦,海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文昌市林業(yè)局和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承辦。
活動通過海南濕地保護成果圖片展、文昌市紅樹林修復宣傳片、專家講座、濕地守護者訪談、市縣“圖說濕地”作品評選、海南越冬水鳥調查發(fā)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展示了海南近年來在濕地保護和修復上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效。
調查隊供圖
濕地是地球上最受威脅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的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在過去50年里,全球有35%的濕地已經消失。濕地曾被錯誤地視為荒地,而實際上,濕地具有強大的生態(tài)功能,對我們的健康、食物供應、旅游和生計來源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支持系統(tǒng)。
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孕育了極為豐富的濕地資源,是我國熱帶濕地面積最大、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qū)域。海南還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在此越冬和過境。
調查隊供圖
海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2021年)顯示,濕地面積為有12萬公頃,包括紅樹林地、沿海灘涂、內陸灘涂等7個二級地類。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確定全口徑濕地范圍意見的函》(自然資辦函〔2022〕1961號),同時將“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庫水面”、“坑塘水面”(不含養(yǎng)殖水面)、“溝渠”等5個二級地類及“淺水水域”劃定為“濕地”,共計13個類型。按照全口徑濕地范圍的濕地數據有關部門正在統(tǒng)計當中。海南的熱帶森林、島嶼濕地與廣袤海洋,是支撐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安全的核心區(qū)域,也是我國極其珍貴的自然寶庫。
盧剛拍攝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力度,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我省持續(xù)開展?jié)竦乇Wo專項行動,尤其是加強紅樹林濕地的保護修復。2016-2022年,清退養(yǎng)殖塘2777公頃,新造紅樹林1955公頃,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南島紅樹林面積增長最快的時期。全省已建成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7處,省級濕地公園5處,成為生態(tài)保護和生態(tài)旅游的新亮點。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濕地宣教活動,全力營造濕地保護的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王曉倩】
【內容審核:吳淑珍】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fā),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