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陽性率上升趨緩
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
監(jiān)測結果顯示
2025年第1周
(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
哨點醫(y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病原體主要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
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病原體主要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人偏肺病毒。
檢測結果存在南北方地域差異和不同年齡段人群差異。分析顯示,目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總體繼續(xù)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不同病原體導致感染的走勢存在差異。
流感仍處于季節(jié)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陽性率上升趨緩。其中,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的流感病毒陽性率較上周上升3.8%,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預計中下旬流感活動水平可能會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間流感活動水平有所不同。
人偏肺病毒陽性率在高位平臺波動,其中北方省份陽性率上升趨緩,14歲及以下病例中陽性率開始下降。
呼吸道合胞病毒陽性率在0~4歲病例中呈波動上升。
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陽性率持續(xù)下降。
新型冠狀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體處于低流行水平。
當前
仍處于呼吸道傳染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
為減少疾病傳播、降低疾病危害
建議公眾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1.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劑;
避免用手觸摸眼、鼻、口,以減少病原體傳播風險。
2.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休息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癥狀時,建議居家休息,避免帶病上班或上學,與家庭成員接觸時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3.科學佩戴口罩
在就醫(yī)過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飛機、火車、地鐵等)時,建議佩戴口罩。
4.積極主動接種疫苗
免疫力較弱人群(如孕婦、低齡兒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應根據(jù)疫苗接種指引,及時接種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相關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尤其是隨著近期流感活動水平上升,未接種流感疫苗的適齡人群應盡早接種。
俗話說“數(shù)九寒天,冷在三九”
隨著冷空氣來襲
我國大部地區(qū)都迎來了
降溫天氣,氣溫降低
一些疾病進入高發(fā)期
相關易患病人群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文帶你來了解
氣溫降低
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fā)期
為啥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
在氣溫變化時,室內外的溫差可能會使血管產生一定收縮,心臟為了應對這些變化會作出適應調節(jié),進而對血壓和心率產生影響。對于患有基礎疾病的群體以及器官功能減弱的老年人而言,秋冬季便成了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fā)高峰期。
這些人要多注意血壓監(jiān)測
專家提醒,在秋冬季要加強對血壓的檢測。長期服用降壓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1.長期吃降壓藥的人群
對于長期吃降壓藥的人群,到了冬天,有可能同樣劑量的藥物不一定能達到要求。這類高危人群一定要在冬天入冬的時候要多檢測一些血壓,有可能需要每天適當?shù)乇O(jiān)測一下血壓,來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的波動情況。
2.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群
對于已確診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冬季更要多方面注意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注意防寒保暖,按時按量服藥,確保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穩(wěn)定在正常區(qū)間。
冬季晨跑別太早
對于有晨練習慣的朋友,不能太早出去鍛煉,盡量選擇在有陽光、較為暖和的時段出門鍛煉。
可以在家先活動,等太陽升起來,較暖和的時候再出去,尤其是剛才提到血壓控制不好的,老年人在出去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測一下血壓再出門。
冬季流感高發(fā)
做好個人防護 增強免疫力
為啥冬季流感高發(fā)?
除了需警惕心腦血管疾病“來襲”外,冬季也是流感、感冒等疾病的高發(fā)季。原因有以下兩點:
1.跟流感病毒季節(jié)性的流行特征有非常明確的關聯(lián)性;
2.冬季在屋內活動的時間會明顯長于在屋外的時間。
預防流感
收好四點健康提示
專家提醒,氣溫變化、飲食不規(guī)律、身體疲勞都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那么,應當如何防范?
1.公共場合減少近距離的接觸;
2.加強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
3.尤其是對一些易感人群,加強流感疫苗的接種非常重要;
4.青少年、中老年人多鍛煉,增強自身的免疫和抵抗能力。
(原標題:流感病毒陽性率上升趨緩)
【責任編輯:王文婷】
【內容審核:李彥昆】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