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學習“標配”文具有哪些呢?快來~跟隨商報君一起get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wǎng)/海拔新聞記者 張藝)新一年的開學季即將到來!每到開學季,學生們總會精心挑選心儀的學習用品,為新學期的到來做足準備,鉛筆、橡皮、圓規(guī)、尺子和筆袋等等可以說是現(xiàn)代學生學習的“標配”。那么,古代文人學習的“標配”有哪些呢?快來~跟隨商報君一起get吧……
提到古人學習的“標配”,必然少不了“文房四寶”,它們是中國獨有的書畫工具,相信對于很多人來說“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其實不然,“文房四寶”,不僅指筆墨紙硯,也泛指各類文房用具。具體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揭曉”吧。
硯:硯臺雖在“筆墨紙硯”的順序中排行第四,但“文房四寶”卻有以硯為首的說法,這是由于硯質地堅實,能傳百代。此硯近箕形硯,上窄下寬,石質細膩。硯首部雕一神獸,硯堂平闊,斜通硯池,池上浮雕一方形獸面。硯堂內(nèi)近右側邊框處有一黃綠色“石眼”。硯底刻“龍騰紫氣”“乾隆甲子年秋”“端石”字樣。
筆筒:筆筒作為學習用品的輔助工具,至今仍在使用,只是它里面的毛筆變成了圓珠筆等各種筆,樣式也隨著時代的變化更加豐富了。古代的筆筒以圓形居多,大多采用木、竹、瓷等材質。該筆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內(nèi)壁白釉光素,外壁一面以青花滿繪“壽”字,寓意吉祥長壽;另一面錦地開光內(nèi)繪“滿池嬌”;兩組主體紋飾間留白,并以如意云和花卉紋相間,青花發(fā)色濃艷深沉。
此筆筒敞口,筒身,平底,形制端莊典雅。筆筒表面光素無紋,材質為黃花梨木,通體有黃花梨特有的天然紋理,奧妙自然,簡約雅致。古時為了充分展現(xiàn)黃花梨木質紋理的精致,常常不飾雕刻。
印章: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不沾顏料、印上平面后會呈現(xiàn)凹凸的稱為鋼印,有些是印于蠟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蠟印。印章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
獅鈕方印,獅子側身坐于頂部,造型生動,雕刻手法細膩,毛發(fā)清晰可見。印為篆書陽刻六字。張岳崧(1773年-1842年),字子駿,又字翰山、澥山,號覺庵、指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定安人,清嘉慶年間中一甲第三名進士,是海南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探花郎。主持編纂《瓊州府志》,擅長書畫,是清代知名的書畫家。
算盤:算盤,是我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tǒng)計算工具,是古人計算數(shù)目時必不可少的工具。算盤一般為長方形,周為木框,內(nèi)貫直柱,俗稱“檔”。一般從九檔至十算盤五檔,檔中橫以梁,一般來說是梁上兩顆珠、梁下五顆珠。運算時定位后撥珠計算,可以做加減乘除等算法。
整體呈長方形,中間一道橫梁把算珠統(tǒng)分為上下兩部分,算珠內(nèi)貫直柱,俗稱“檔”。每檔梁上2珠,每珠計數(shù)5;梁下5珠,每珠計數(shù)1。算盤是一種計量工具,起源于北宋,沿用至今。此算盤造型規(guī)整,材質珍貴,是傳統(tǒng)算盤制作中的上品。
書箱:古人學習時會用到這么多工具,那么要將這些文房用具裝在哪里呢?其實在古代就有用來裝書籍與文具的工具了,那就是書箱,書箱用以盛放書籍文具,方便外出時攜帶,是古代讀書人不可缺少的小家具。
書畫箱黃花梨木材質,長方形。抽蓋式平頂,器身正面中間裝兩個銅質拉手,其余素面。此箱造型經(jīng)典,多用于盛裝來往公函、書畫及要件等相關器物,選材精良,不以雕飾耀目,盡顯黃花梨木天然紋理之美。
此外,古人的書房里除了筆墨紙硯筆筒印章算盤這些文具,家具也尤為重要。其實不論古今,學習時必然離不開桌子椅子,古人在書房的時間遠遠超過其他地方,因此桌椅也被賦予了特殊的文人色彩。那就順便與商報君一起了解一下古人學習時用的桌椅吧!
書桌:書房里的桌子多用于讀書寫字,所以稱為書桌,是書房必備家具之一。書桌為坤甸木材質,桌面攢框平鑲板心,面下窄束腰,束腰下桌身正面三分,兩側各有一個銅把手抽屜以儲物,桌身飾牙條,邊緣起線與腿交圈,桌腿內(nèi)翻馬蹄足。此桌造型簡潔優(yōu)雅,尤其在正面做兩個抽屜,美觀實用。
靠背椅:有了書桌,那必然少不了椅子。桌椅素來是相配套的,配套的桌椅能讓人在學習時感到更加舒適,有益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古人在學習的時候也會給書桌搭配合適的椅子,放置在書房中,用來閱讀寫字。
此椅無扶手,坤甸木制。通體未施漆,椅背上部透雕卷曲的云紋,正中鑲嵌白色石質博古紋片板,四面鏤空透孔飾變形回紋。座面鑲板落堂作,四腿方材,前腿足端內(nèi)卷呈馬蹄狀,各腿間安以棖子相連,此椅造型簡潔明快,雕飾無多卻恰到好處,給人以穩(wěn)重大方之感。
【責任編輯:王井愛】
【內(nèi)容審核:符 堅】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fā),但非經(jīng)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24小時熱聞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