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被調研者自己寫報告?這些“應付式調研”亟待整治!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2023-08-14 21:14:27

“甩手式調研”“偷懶式調研”“交卷式調研”……警惕“應付式調研”冒頭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持續(xù)在深化調查研究上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有力推動調查研究解決問題。

半月談記者近期走訪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地方和部門背離調研初衷,為調研而調研,簡單應付,不注重調研實效。有的將寫報告等任務甩給被調研者,有的在問題選擇上專捏“軟柿子”,還有的只求“交卷”完成任務。專家認為,這些“應付式調研”,不是為了發(fā)現(xiàn)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對推進實際工作成效不彰,亟待整治。

“甩手式調研”:人走了報告卻留下

中部某市市直系統(tǒng)干部王軍(化名)最近很苦惱。他掰著手指頭告訴半月談記者,僅6月份的20個工作日,他們就接待了27次上級對口部門的實地調研,有的一天之內要走訪5個點,在路上的時間比調研時間還長。“匆忙趕場子,沒時間座談,臨走時只能要材料,有的甚至將撰寫調研報告的任務也甩給我們。”

“成績、經(jīng)驗、問題、建議都得有,見人見事的鮮活案例也不能少。”某地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近1個月來,他們已接到十幾項調查研究材料任務,要求都很細致,有的直接要求提供調研報告。

有時候材料交上去還不算完。一名基層干部說:“有時送上去還需要多層把關,上級部門得罪不起,我們只能按照要求修改,但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干部寫作水平不高,要把材料寫得出新出彩簡直是強人所難。”

有基層干部坦言,相比材料流轉,他們更怕“人來”。這名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如果“人來”,不僅需要提前準備介紹材料,有的還需要按照行程提前“彩排”,從衛(wèi)生打掃到現(xiàn)場布置都需要精心準備。“有次領導調研轄區(qū)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本來各項工作都挺好,但因為誤將實踐站寫成實踐所,給領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對的記不住,錯的忘不了,相當于前面的工作白忙活了。”

“關鍵還要層層陪同。”一名小學校長告訴半月談記者,有次一名并不分管教育的副區(qū)長來學校調研,因教育局長沒有陪同而發(fā)了火。現(xiàn)在上級部門來調研,不僅學校領導得陪同,教育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都得陪同。

“偷懶式調研”:專攻老問題、不碰新矛盾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fā)現(xiàn),在調研內容和題材選擇上,也有人“偷懶”。

一方面,有人調研專捏“爛柿子”,不碰真矛盾。一名林業(yè)系統(tǒng)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不少調研提綱千篇一律,問題毫無個性,調研結論大多聚焦在常識性問題上,而涉及一些調研部門能夠直接解決的問題,如“造林空間不足而計劃指標偏多”等,往往避而不談。

一些財政干部也深有同感,對于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零基預算改革等業(yè)內常識問題,上級調研部門常常提到,涉及債務狀況和財政“三保”資金等基層期盼解決的問題則很少涉及。

另一方面,有的干部在調研“選題”上仿效上級領導,不敢“另起爐灶”。北方某局有11個科、不到20個編制,但對應省里3個廳局、40多個處室。局長說,兩天不給底下安排,攢下的各級文件就有五六十份。

“事實上,有些調研的都是老問題,情況上下都清楚,調研就是‘補程序’,便于交稿、交賬、交差。”這位局長說,關于調研選題,上級領導調研啥,他也進行“同題調研”,不敢再另起爐灶了,不然就是“欺負”材料員。

針對此類專攻老問題不碰新矛盾的調研,有些地方像打造旅游線路一樣打造“經(jīng)典調研線路”和“盆景調研點”,無論什么調研主題,去的都是同一條線路、訪的是同一批對象、聽的是同一套說辭。

一名全國典型基層窗口單位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近期每周都要接待好幾撥調研,不得已他們準備了一套“萬能資料”用作“專業(yè)講解”。

“交卷式調研”:求量不求質

多名基層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調查研究主要給上面“交卷”,很少給基層反饋。某市直單位一名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上級部門來調研,之前還是愿意反映問題的,但提多了既沒有反饋也激不起水花,甚至誰提出問題誰解決,徒惹麻煩。“說多了沒用就不說了,再問情況就只說沒有。”

除了基層存在不解,不少調研者也有困惑。半月談記者采訪的多位領導干部坦言,他們調研的終點是“將報告交上去,完成任務”。一名干部說,每個處室都承擔著調研任務,除了領導的,還有自己的,各部門的調研報告匯總上交后,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數(shù)字,這些報告能發(fā)揮多少作用確實存在疑問。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和南昌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院長尹利民等受訪專家表示,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不良調研傾向,出發(fā)點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調研而調研,是標準的本末倒置,嚴重違背了調查研究的初衷。部分干部不愿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不甘做精雕細琢的基礎性工作,本質上仍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調查研究是工具、手段和方法,核心要義在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成效還要看問題解決得好不好。專家表示,推動調查研究走深走實,必須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把準民生之脈、找對解題之方,并運用調研成果,集中精力解決一批發(fā)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

(原標題:讓被調研者自己寫報告?這些“應付式調研”亟待整治?。?/p>

【責任編輯:符孟瑩】

【內容審核:肖   好】